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华尔街预期做短期目标,金融分析师作用在哪里?

2022-12-10 22:29:40 2347

摘要:金融分析师指那些在券商里工作,专注于分析上市公司的商业逻辑和财务数据,从而分析基本面(fundamental value)的研究人员。 金融分析师所作分析的结论主要有两个方面:公司价值与当下股价的对比和公司短期内的收益预期。金融分析师有什么...

金融分析师指那些在券商里工作,专注于分析上市公司的商业逻辑和财务数据,从而分析基本面(fundamental value)的研究人员。 金融分析师所作分析的结论主要有两个方面:公司价值与当下股价的对比和公司短期内的收益预期。

金融分析师有什么用?

金融分析师是通过我分四公司的财务报表,商业模式和底层逻辑,从而对这家公司的真实价格进行一个评估。一般来说,一个金融分析师是不太关注宏观的状况,更关注某一个具体的行业,甚至某个行业里的三四家公司。

- 金融分析师的两个作用:一个是解决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金融信息中介);另一个是对公司治理进行外部监督。

- 分析师将公司真实的信息分享给外部投资人,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

- 同时经营分析师通过研究公司的财报发现公司如果有做假账的行为就会披露出来,对公司进行一种外部监督。

金融分析师为什么会阻碍创新?

- 金融分析师只关注公司短期业绩,对公司高管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会阻碍公司对创新失败和长周期投资等与创新相关的投入力度,从而影响公司创新。

- 有学术研究表明,当两家证券公司合并为一家是会裁剪掉一名证券分析师,而这家证券公司所关注的公司在这期间的创新数量会增加5%,创新质量增加8%。

中国是否应该重视金融分析师?

美国二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因此金融分析师的负面作用凸显的更多,而正面作用不明显。

但由于国内的金融市场透明度较低,因此金融分析师正面作用,也就是作为信息中介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就更为明显。


金融分析师只关注企业短期收益,这对于致力于长期价值和科技创新的企业,是非常不利的,难怪华为坚持不上市,才能敢于在当年企业工资都要打白条时,仍然重金投入研发。

俞敏洪也曾发出后悔上市的感慨,因为教育本身也是需要长远规划,很多努力不能立竿见影,因为上市带来的盈利压力,就可能导致企业着急赚快钱,而忽视了未来发展

对于销售导向,依赖流量和规模效应的企业,上市带来更多关注和曝光,对业务应该是更加有利

在看金融分析师的评级时,也要考虑企业本身业务的性质,不能单纯以利润业绩为唯一衡量标准金融分析师分析个体,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但减少的幅度毕竟是有限的。

企业CFO自然知道金融分析师得出的结论对企业未来股价影响,所以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场景,

这个时候分析师的专业素养很重要,而分析师也不是活雷锋,他也有自己的利益,也要为自己老板服务,所以也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分析师的独立性有别于审计事务所。



在我国为什么金融分析师有助于企业创新?

还是源于我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而且散户比重大且专业能力有限,所以借助金融分析师能力帮助散户做更加理性合理判断。

我国可金融分析师对所有上市企业创新都是推动作用?我想不是的,一个企业有创新的文化,鼓励员工创新,金融分析师是他们成长的加油站。

但对于这些僵化甚至求稳都企业,金融分析师会让他们更加短视,难以接受创新的长期性,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失败率,从而与整个市场或者行业差距越拉越大,这个时候金融分析师也是凸显负面作用。

因此,总体来说,在我国金融分析师还是正面作用,但创新本质还是与企业战略文化有关罢。

金融分析师作为推手角色,确实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融资和创新(在中国短期是这样,长期呢?

我认为分析师并不是风的本身,只是告诉人们风快来了,或者能够精确分析出风什么时候来,有多大的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事情;不过一般的风并不影响大多数人(或者在市场中的投资者)的生活;

一个企业上市与否,本质在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应用,战略路线的制定,向苹果等企业的价值可能体现在股市中,但仍有一些公司是不需要的,如华为等企业;不能简单评论上市的好与坏,要看企业的使命;

分析师只关注上市公司,也就是说,非上市公司就享受不到金融分析师带来的红利。

公司上市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通过正规的可信赖的途径向外部投资人宣告公司的利好消息。同时它的反面代价也就是任何坏负面消息也会被披露出来并且放大作用。



上市,这把双刃剑,要看如何利用,为什么老干妈,和华为等大企业不上市依旧在成长,过的美滋滋——硬核实力摆在那里。

上市不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目标,不同需求不同抉择,无可厚非好与坏,适合企业发展路径就是最好的。

金融分析师说白了就是给公司设定阶段目标,让大众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产生期望。

分析师的作用就是告诉大众下一个季度对于公司的预期是多少,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预期,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期就说明公司出现了某些问题。

这样大众就可以通过分析师所带来的信息来改变对公司的预期,这对于公司的CEO来讲其实是非常大的压力。

如果无法达到分析师所给出的预期,让大众产生了不必要的动摇,就会有腐食者出现来狩猎公司,让公司在股票市场上遭遇巨大的损失。

毕竟大众和金融分析师相比,无论从专业,信息,思维方面都差太多了。

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华尔街的预期,就只能做短期目标,让长期目标不断的被简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公司在未来会遭遇到巨大的危机。

诺基亚,摩托罗拉,科达,IMB,微软等等公司都是这样,为了迎合华尔街的预期,导致了巨大的危机。就用微软举例就会发现,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到了新时代错过了无数次机会,真的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MSN,手机系统,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等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微软太在意华尔街的预期,为了找到新的增长点开始盲目的收购。

但是微软的基因根本就无法适应创新,微软执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这样做不但遏制了创新,更让公司不断的为了达到华尔街的预期放弃了长期发展。

尤其是鲍尔默担任微软CEO的时候,是华尔街最喜欢的领导者,每一次都能超过金融分析师的预期,让微软成为了全世界利润最高的公司之一。



但是这些年微软的产品却变成了乏善可陈,创新更是乏力。

所以金融分析师对公司是有压力的,如果又碰上了一个对股东好的CEO,那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创新就会遇到很多的危机。

这是公司的选择,也是大众的选择,要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毕竟自己要对自己的钱负责,金融分析师只是提供服务,不提供决策。

在我们中国,金融分析师正逐步成为金融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他们收集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对公司产品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公司未来收益,并提供分析研究及投资价值报告。

正是他们的报告从第三方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了研究公司的另一个维度,也因此减少了公司管理者与股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对于技术创新,一方面,金融分析师们通过研究报告向市场提供更多信息,以降低投资者对公司创新项目做出错误的评估;这也让金融分析师们能够扮演潜在的第三方监管者的角色,使得公司必须如实的向市场披露信息,减少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而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分析师定期向金融市场发布所关注公司的未来收益的预测,他们也对公司管理者施加了适当程度的压力,因为如果公司没有达到分析师预测的每股利润目标,金融市场会出现负面反应。

这样一来,也会倒逼公司管理层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之中,以此来维持市场正面、积极的评价。



所以,总体来看,在当下的中国,受到金融分析师的关注可以更好地分配公司的研发资源,增加专利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坚持创新。

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宽裕,融资渠道越来越多的当下,企业已然有更机动的选择去获取资金支持。那为什么中国企业,还那么热衷于上市?

第一个原因,极有可能是中国高度融资约束的环境,给予了上市公司很多融资便利,让中国企业不得不通过上市的渠道来寻求利己。

对于企业来说,保证自己运营的现金流充足才是活下去甚至壮大的最重要前提。当你上市了,你的市值可以用股价的数值来确切估算时,当你因为公开募股不得不公示财务状况时,银行对你会宽容得多,上市公司的名号自动匹配着你的信用额度,股权质押的存在让银行能放心的把钱贷给你。

第二个原因,上市是创始人或者投资者最好的退出渠道。对于企业来说,上市意味着它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是对于创始人或是投资者来说,上市,更多代表着一种退出机制。

上市以后,公司可以给你带来的收入将完全可以用你手中股份的价值衡量。

对于一些职业创业者来说,把公司做上市便是他们和这个公司缘分将近的时候,很多联合创始人在公司上市之后都选择套现走人,用这部分收入去创立另一家公司,然后再来操作循环另一轮上市。


下面小结一下:

1、看待事物,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地就用好或不好这样简单的二维视角去评判。不同的土壤,同一个事物,就会长出不同的结果。

2、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否应该上市?我认为要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来分析。

企业的发展阶段按早晚来分,大体包括产品阶段、运营规模扩张阶段、持续经营阶段、资本扩张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一般的企业很难自给自足(像微信这种腾讯大佬内部孵化会好很多,但毕竟是少数),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持续的外源融资给到,否则别说创新,恐怕生存都成问题。

但是否要上市,我觉得未必,首先相对早期的企业本身就很难上市,另外需要融资的话,从股权的角度可以通过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来解决,而不是IPO,这个时候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来判断和解决我觉得就可以了(投资机构自己的投研尽调,包括第三方专业的研究机构都会帮助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国家要逐步构建一个健全健康的股权投资市场,科创板的设立丰富了我国企业的股权融资以及股权投资退出的渠道,但毕竟能上科创板的企业也还是凤毛麟角。



那这两个早期阶段的企业如果达到了上市条件,去上市到底行不行呢?

我觉得要看市场是怎么看待你这家企业的,如果你不是像早期亚马逊、京东这样的企业(市场并不认为你不尽早盈利有什么问题),

如过早上市,很可能让企业过早地背负了短期业绩的压力,无暇顾及长期目标的追寻和实现,相当于是拔苗助长,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应当是弊大于利的。

对于后两个阶段(持续经营阶段——自我造血后还有盈余、资本扩张阶段——内生性增长乏力采取外延式扩张)的企业,纯粹从创新的角度,既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金融分析师的存在不利于创新,而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更有利于创新,那就选择不成熟但却更生机勃勃的资本市场呗——比如说中国,就别跑国外去了。

3、企业上市与否,在哪里上市,什么时候上市,本质上,都是在长期追求和短期发展之间、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所以优秀的企业家是这个动态平衡的大师,

4、关于金融分析师,我认为像以赵晓光为代表的这些优秀分析师,他们的作用不仅仅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通过发现问题从而加强对公司的外部治理,在中国这样相对年轻不够成熟的资本市场,他们还发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公司价值的发现、挖掘和传播。

他们通过专业的行业和公司研究,对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对公司和高管进行深度调研访谈,将企业的未来前景、估值逻辑等对市场进行合理、正向地重新表达。

积极影响与负面效应、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分析问题始终要与具体情境相结合,老师对股票流动性和金融分析师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分析都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考框架。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否应该上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业务特点、市场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估。

从整体上说,上市对企业创新利大于弊,一是上市能够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满足创新的资金需求,也会显著增强抗失败风险的能力;二是上市对于创新人员的激励作用较为明显;三是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